记者 辛圆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一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十四五”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。
会上,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,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,我国涉外经济顶住压力、稳定发展,对外经贸呈现多元化格局、韧性增强。国际收支基本平衡,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。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,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、债券、存贷款超10万亿元。
朱鹤新指出,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,近两年在3.2万亿美元以上。国家外汇局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,保障资产安全、流动和保值增值,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重要“稳定器”和“压舱石”作用。
在当天的发布会上,朱鹤新还提到,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,无论是活力还是韧性都在增强。
首先,涉外经济稳健发展,跨境收支展现较强活力。“跨境收支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涉外经济的活跃度。”朱鹤新介绍说,2024年,我国跨境收支规模为14万亿美元,较2020年增长64%,年均增长速度比“十三五”期间提高8个百分点。今年前8个月,我国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%,跨境贸易和投资持续活跃。
其次,外汇市场功能更加完备,市场深度拓展。朱鹤新表示,从交易规模看,2024年外汇交易量为41万亿美元,较2020年增长了37%,即期和衍生品交易同步增长。从参与市场主体看,截止到今年6月末,有703家银行和115家非银机构参与到银行间外汇市场当中,其中包含296家外资机构。
第三,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,稳健性增强。朱鹤新提到,人民币汇率上下浮动,弹性增强,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“自动稳定器”的功能。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例由2020年的17%已经上升到30%左右。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占比由16%上升到近30%,外汇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。
朱鹤新表示,展望未来,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,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,这奠定了我国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格局的稳定。同时,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,外汇市场宏观审慎管理更加有效,我国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,这将为‘十五五’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。